逆變焊割設備發展狀況
日期:2021-6-20 13:44:00 閱讀:
逆變焊割設備在 20世紀70年代面世以來發展迅速,在 20世紀 80年代在發達國家獲得普遍應用,在歐美等發達國家逆變焊割設備逐步取代傳統焊割設備成為焊割設備的主流,目前逆變焊割設備使用比例已達到 60%~70%。
我國逆變焊機的研究開發起步于 20世紀 70年代末期,于20世紀 80年代開始發展。1982年,成都電焊機研究所開始了對晶閘管逆變式弧焊整流器的研究,于1983年研制出我國臺商品化的 ZX7-250 晶閘管逆變式焊割設備,并通過了該項目的部級鑒定。隨后,清華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單位相繼推出了采用各種開關元件的逆變式焊機。現在,我國逆變焊機已形成三代產品,現正向第四代新興數字化逆變焊機邁進。代為晶閘管逆變焊機,其逆變頻率為2~3kHz。第二代是大功率晶體管逆變焊機,逆變頻率近 20kHz。第三代為絕緣柵極半導體開關器件(IGBT模塊、單管 MOSFET)逆變焊機,逆變頻率可提高到15~100kHz 以上,成為逆變焊機的主流,自2007年以來,單管 IGBT逆變焊割設備逐步興起,根據市場不同的需求,如焊接效果、工作環境、可靠性等,IGBT 模塊、單管 MOSFET、單管 IGBT 逆變焊割設備各有其自身的應用領域,IGBT 模塊用于工業機(350A~1600A產品),單管MOSFET適用于小機型,市場主要應用于250A 以下產品(有些公司產品可應用于125A~400A產品),單管 IGBT主要應用于250A~400A產品,應用領域有所重合但不能完全相互替代,預計未來將長期共存,并共同占據絕大部分市場份額。第四代為新興的數字化逆變焊機,尚處于起步階段,與國際焊機品牌還有一定差距。
20世紀90年代初,多個規格的、第二、第三代的弧焊逆變器已在多所高校和研究所研究成功,并逐漸進入小批量生產,但大批量生產和大面積推廣應用逆變式焊機卻比較緩慢,主要原因在于:產品的可靠性差,返修率高;產品推出初期市場認知度較低;此外,當時半導體功率器件等原材料單價高造成生產成本偏高,導致其市場銷售價格比傳統焊機高。當時逆變焊機的可靠性差主要原因在于,逆變焊機是大功率電子產品,產品使用的電子元器件較多,相比一般的工業設備,要適應更加惡劣的工作環境,如高溫、高濕度、高粉塵、電壓不穩、強電磁干擾等,要保證、提高產品可靠性,則產品必須具備大規模、長時間應用經驗,而當時的廠家規模普遍較小、投產時間短,未形成規模化生產,產品在實際用中的信息反饋有限。
21 世紀以來,國內的行業領先企業進行了大量試驗及長時間的實踐應用,經反復改進和完善,積累了大量產品研發與生產經驗,對決定著逆變焊機可靠性的關鍵因素主電路和產品整體設計逐步趨于合理,技術趨于成熟,實現了產品參數較優匹配,基本解決了逆變焊機可靠性問題。逆變焊割設備生產成本及售價均有所下降,性價比優勢顯現,呈現出快速發展趨勢,其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比重越來越高。 我國逆變弧焊設備技術目前已逐步趨于成熟,產品品種規格呈多樣化,產品價格在國際市場上有較大競爭優勢,但在產品可靠性、產品功能多樣化方面與全球領先企業仍存在一定差距。我國逆變焊割設備產量每年以大約 20%的速度增長,其發展速度大大高于傳統焊割設備,替代傳統焊割設備的趨勢明顯。歐美等發達國家逆變焊割設備的比重約為 60%~70%,當前我國逆變焊割設備的使用比重約為28%,尚有巨大的上升空間。
Copyright ? 上海道徑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05064014號-1 網站設計:JCE